深圳市源策通检测技术有限公司
专业辐射检测13年 电离辐射、电磁辐射、X-γ辐射剂量检测
土壤氡浓度检测、放射卫生个人剂量检测,噪声检测一站式专业辐射检测机构

辐射检测专线

您的位置:首页新闻资讯国家标准GBZ 130—2020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
[ 源策通 ] 迈向更高标准!

13年电离辐射、电磁辐射 ,X-γ辐射剂量检测

创新、聚焦、专注、服务、 感恩,只为满足您尊贵需求!

  • 500

    平方米

    占地面积

  • 100

    +

    拥有专业检测服务团队

  • 25

    +

    各种检测认定荣誉资质

  • 998

    +

    国内战略合作伙伴

GBZ 130—2020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
发布时间:2024-03-26 文章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

          本标准5.1、6.3.3、6.4.6、6.4.10、7.6.2为推荐性条款,其余为强制性条款。

         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》制定本标准。

         本标准按照GB/T 1.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。

          本标准代替GBZ 130—2013《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防护要求》、GBZ 165—2012《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放射防护要求》、GBZ 176—2006《医用诊断X射线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标准》、GBZ 177—2006《便携式X射线检查系统放射卫生防护标准》、GBZ 179—2006《医疗照射放射防护基本要求》的放射诊断部分、GBZ/T 180—2006《医用X射线CT机房的辐射屏蔽规范》、GBZ/T 184—2006《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玻璃板标准》、GBZ 264—2015《车载式诊断X射线机的放射防护要求》、GB 16348—2010《医用X射线诊断受检者放射卫生防护标准》。与上述标准相比,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:

        ——删除了对牙科X射线设备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要求(见GBZ130—2013的4.4.1、4.4.2和表5);

        ——修改了牙科X射线设备最低管电压要求(见5.5.1,GBZ130—2013的4.4.1);

       ——修改了对CT机房防护检测的评价要求(见6.3,GBZ/T180—2006的4.2.1);

        ——修改了对摄影机房防护检测的评价要求(见6.3,GBZ130—2013的5.4);

         ——修改了车载设备防护检测的评价要求(见6.3,GBZ 264—2015的6.1和6.2);

        ——修改了个人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(见6.5.1和表4,GBZ130—2013的5.9和表4);

         ——增加了儿科非正当性影像学检查举例(见附录A);

        ——删除了X射线设备半值层的要求(见GBZ130—2013的附录A);

         ——删除了介入放射学设备、近台同室操作的X射线设备透视防护区测试平面上周围剂量当量率的检测(见GBZ130—2013附录B的B.1.2);

       ——增加了骨密度仪设备的防护检测要求(见附录B的B.1);

        ——修改了X射线设备机房的防护检测中关注点要求(见8.1,GBZ 130—2013的7.2);

        ——增加了X射线设备机房的防护检测中关注点的位置要求(见附录B的B.2);

        ——删除了焦皮距的检测方法(见GBZ130—2013附录B的B.2);

         ——修改了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检测的检测条件(见附录B的B.1,GBZ130—2013附录B的B.6);

        ——增加了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检测的检测模体要求(见附录B的B.4);

        ——增加了X射线设备机房防护检测的测量结果处理要求(见附录B的B.5);

         ——修改了石膏板、砖对不同管电压X射线辐射衰减的有关的三个拟合参数(见附录C的表C.3,GBZ130—2013附录D的表D.3);

       ——增加了测量仪器读数响应时间修正方法(见附录D);

         ——修改了成年受检者常见CT检查项目的辐射剂量和诊断参考水平(见附录E的表E.2,GBZ 179—2006附录A的表A.2);

        ——修改了儿童受检者常见CT检查项目的辐射剂量和诊断参考水平(见附录E的表E.3,GBZ 165—2012附录A的表A.3);

        ——修改了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的检查周期(见附录F的F.2.8,GBZ 176—2006的13.2);

         ——增加了介入防护手套的相关要求(见附录F的F.6);

         ——删除了个人防护材料及用品的使用年限(见GBZ 176—2006的13.3);

         ——修改了放射诊断放射防护基本要求的相关内容(见4.1~4.4,GBZ 179—2006的第4章、第5章、6.1、6.2.1、6.3.1、6.3.2、6.4和7.2)。

         本标准起草单位: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、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、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、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、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。

         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徐辉、岳保荣、范瑶华、尉可道、娄云、余宁乐、邓大平、邹剑明、商迎庆、宁静、王进、刘雅、张震、冯泽臣、李海亮、黄伟旭、杨春勇。

        本标准代替了GBZ 130—2013、GBZ 165—2012、GBZ 176—2006、GBZ 177—2006、GBZ 179—2006的放射诊断部分、GBZ/T 180—2006、GBZ/T 184—2006、GBZ 264—2015、GB 16348—2010。

       GBZ 130—2013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

      ——GB 8279—1987、GB 8279—2001、GBZ 130—2002;

          ——WS/T 190—1999、GBZ138—2002。

          GBZ 165—2012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

          ——GBZ 165—2005。

          GB 16348—2010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:

          ——GB 16348—1996;

          ——GB 16349—1996;

          ——GB 16350—1996。


源策通检测
YUANCETONG TESTING
微信联系